欢迎来到沐强资讯网

沐强资讯网

美前防长:总统派军入亚洲的 该查下自己脑子

时间:2024-05-11 12:37:58 出处:知识阅读(143)

  外交学者网站8月21日发表题为《在所有人都谈论海上亚洲时,美前我们不应该忘了陆地的防长重要性》的文章,作者为范·杰克逊,总统洲编译如下:

  美国把亚洲视为海洋战场有很多原因,派军但是入亚美国的战略思考存在海洋偏见。因为军队很难选择冲突的该查方式,亚洲的下自陆地战争要比海洋战争重要得多,而且未来在陆地上发生冲突的己脑可能性跟在海上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一样大。

  “你傻帽!你犯了一个典型错误!最重要的美前是永远不要卷入亚洲的陆地战争。”影片《公主新娘》中的防长这句幽默台词已经公认为智慧之言,连我的总统洲前老板、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这样的派军高官都在2011年响应了这句话。他在西点军校演讲时曾俏皮地说:“任何建议总统再次将美国大军派入亚洲的入亚未来国防部长……都应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的脑子’……”

  美国有许多正当理由将亚洲视为海上威胁,现在比过去更是该查如此。但在美国的下自战略思维中无论有怎样合理的海上偏见(我也认同这种偏见),军队很少得到选择战斗类型的机会。亚洲的陆地战争比我们的集体记忆所能想起的更引人注目。未来陆地冲突的可能性就像海上冲突一样。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存在投资风险,令军事结构尽可能对错误的战斗有效。

  有偏见的历史

  对美国而言,亚洲一直都是海上威胁。在美国的记忆中,二战就是“太平洋战争。”从美国的角度来看的确是这样;美军在那场战争中进行的大多数战斗都发生在海上或经由遍及太平洋的两栖登陆进行。此外,由于环境的影响,美国历来重视海洋。美国在成为军事大国前是庞大的海上贸易大国。由于美国的地理位置,海军对美国力量投入到亚洲一直都发挥着核心作用。将美国与亚洲分开的太平洋这一广阔区域使美国本土对亚洲地面部队的威胁绝缘了,无论亚洲地面部队变得多么庞大。

  美国的海上倾向因20世纪及21世纪灾难性的陆地战争经历而进一步加强。美国在越南、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略泥潭付出的昂贵代价、获得的不可靠利益甚至在美国的通俗文化中都引发了避开陆地战的共鸣--包括《公主新娘》中的无价“智慧”。

  但将亚洲说成是海上威胁并不全对。尽管麦克阿瑟所谓的教训来自朝鲜战争,但是“泥潭战争”都在陆地上。美国最初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与获取并占领其远在夏威夷、关岛及菲律宾的领土有关,就像它为了贸易而获取海上通道一样;实际上,这2个动机是紧密相连的。亚洲内部的大多数战争历来也是为了控制陆地并在陆地上进行的。此外,就像我们记得太平洋战争一样,最近披露的档案显示日本帝国的战略思想家的主要目标是亚洲大陆——朝鲜半岛、中国、苏联和中亚。在美国的“跳岛作战战略”威胁到日本的生存之前,对日本而言,美国和太平洋岛屿只是它的第二考虑。

  盲点中的冲突

  如今,亚洲未来战争的所有概念实际上都涉及想象中的海上冲突。对控制海域的作战而言,中国反介入部队与以前已知为空海一体战的对抗概念之间的战斗基本上是海上冲突。甚至“群岛防御”(为美国陆军在反介入环境中开辟了作用)这一面向陆地的概念都将陆军推到了最多是沿海防御的角色。

  可以肯定的是,亚洲的战略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海域展开。没有任何地方像南海一样有如此多利益攸关方在进行激烈竞争,而且中国和印度已经开始为进入并影响印度洋展开竞争。从美国的角度看,印度洋和太平洋不仅对全球贸易和能源流通而且对美国力量投射及可靠的联盟承诺都至关重要。

  但朝鲜半岛的任何冲突都将主要在这个半岛的上空或土地上展开。中印两国最可能发生冲突的地方未必在它们重叠的势力范围。

  海上亚洲出于许多原因对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要。对美国而言,进入并控制海域对确保其军队在亚洲发挥重大作用在最低限度上是必需的。没有在海上亚洲的持续存在,维持力量投射就是不可能的。但海上需求不应让我们忘记历史告诉我们的:陆地同样重要,冲突同样可能在陆地发生。

乌克兰太拼了:连这项技术都卖给中国了

  复杂而全面的军工产业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3594家军工企业,职工300多万人,其中直接从事武器生产的有700多家,职工140多万,涵盖了海、陆、空、天、电子等各个方面,从基础研究到高新产品研发无所不包。独立后,乌克兰本应拥有不低于俄罗斯的军品出口能力,但现实销售业绩却相差甚远。

  这一方面源于俄罗斯的刻意打压,毕竟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绝大多数武器都是联盟合作的产物,俄罗斯为了自己的利益,采用多种手段限制乌军事工业的发展,努力构建其对自己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则是乌自身政策和思维限制导致的

  独立后,乌克兰军工出口这块“大肥肉”被各利益集团不断争抢,有限的利润使各企业形成恶性竞争,进一步削弱了乌军工系统的整体实力,但也正是因此,才使得乌克兰武器出口没有俄罗斯那样多的政府干预性质,更多受单纯的经济利益驱使。

  中国海军辽宁舰

  在金钱的“威力”下,乌军工企业不得不放弃单纯的成品出口贸易模式,被迫接受短期收益高却难以持久的技术合作模式,这对一些有相当军工实力,但又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国家来说价值极大,中国就是这种状况的受益者。

  第7艘052D驱逐舰第7艘052D驱逐舰海军的半成品和技术中乌海军装备军技合作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苏联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的1143.6型“瓦良格”号航母的交易,该舰本身尚未完工,只能算半成品。据称该舰抵达中国后的后续各种修复和改造也是在乌方专家的指导和技术咨询下完成的。

  乌克兰造船工业从业人员在1995-1998年几乎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行业特别不景气,作为苏联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乌方造船工作者精于制造而非设计,且对造船工业这种对技术积累要求颇高的行业来说,乌克兰的优势相当明显。

  2000年前,乌克兰政局相对混乱,国家对各单位的监管缺失,大量专家级人才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为别国国防工业服务,他们的努力或许不像那些出口的俄制驱逐舰一般耀眼,但对别国造船业质量和工艺方面的贡献却是不容抹杀的。

  

  除“瓦良格”号外,最近引起广泛关注的是中国海军向位于克里米亚的“海洋”造船厂订购的两艘1232.2型野牛级气垫登陆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气垫船,1232.2型毎次出场都会吸引众多目光。该型艇满载排水量535吨,最高航速60节,最多可搭载3辆40吨级主战坦克。

  虽然输送效率不如美制LCAC气垫登陆艇,但由于采用全封闭货舱,适航性很好,适合从岸到岸的快速输送,且具有一定自卫能力,各国专家普遍认为其对中国海军意义重大。

  该艇由苏联“金刚石”设计局于1978年开始设计,并分别在俄乌两家船厂建造,其中就有“海洋”造船厂。2006年开始,中国与俄“金刚石”设计局谈判,要求在购买一定数量成品的同时转让技术,但据说因俄方要价太高而未能达成协议,于是乌克兰成为第二选择。“饥不择食”的乌方很快全盘接受了中方要求,决定在本国建造并出售两艘1232.2型登陆艇的同时转让相关技术。

  中国海军052D驱逐舰

  据报道,中国最新的国产气热登陆艇虽然采用了LCAC登陆艇构型,伹主机采用了UGT-6000燃机,还有乌方技术人员驻厂协助生产。中国生产的958型登陆艇已有两艘现身,在国产气垫登陆艇进展不明确的背景下,958艇的国产化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3月,“海洋”造船厂所在的费奥多西亚市和“海妖”联合体所在的辛菲罗波尔市已作为克里米亚共和国的一部分加入俄联邦,由于俄方一直强烈反对该项目,中方今后获得相关技术的难度和代价可能会陡增。

  以UGT-6000为代表,中乌在海军动力系统方面的合作非常多。苏联船舶动力工业布局分两部分,列宁格勒以蒸汽轮机和核动力装置为主,乌克兰主要研制燃气轮机。中国第一种以燃气机为动力的舰艇是052型驱逐舰,该型舰搭载的美制LM2500燃气轮机名满天下。

  但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中国禁售,于是在舰用燃机领域缺乏技术积累的中国只能求助于乌克兰,于1996年购买其DA-80燃气轮机,并顺带购买了传动系统。当时乌克兰并不愿意转让技术,只同意协助中方在国内进行组装;进入21世纪后乌政局更加动荡,经济每况愈下,这才同意以UGT-25000燃机的名义转移技术

  

  外媒称,中国对该型燃机的国产化进程并不顺利,至2007年只组装出1台整机,这与中国同期基本停止建造新型驱逐舰的状况吻合。UGT-25000是苏联第三代舰用燃气轮机,热效率比LM2500略差,但具有苏式机械坚固可靠的特点。

  中方引进该燃机后,按照本国标准对其进行了改进,而中国标准本身就参照了西方标准,因此国产UGT-25000据称实现了箱体封装、内部温度调节等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据报道,第一台国产该型燃机安装在169号驱逐舰上进行测试,结果虽然不算完美,但绝对堪用。

  2010年出现在公开媒体上的访谈信息证实,该燃机已实现量产,这也成为中国恢复驱逐舰建造的主要原因之一

  乌克兰帮中国打破燃气轮机封锁

  随着中国驱逐舰排水量的增大,柴油机的功率已不能满足需求,而蒸汽轮机不适合现代驱逐舰,可以说UGT-25000项目的成功,为中国海军部分解决了“心脏病"问题,意义极其深远。还有消息指出,中乌在舰船电力推进方面也有合作。目前中国海军正在发展排水量更大的驱护舰,乌克兰无疑是最好的合作方。

  中乌军技合作可能是全方的,除一些声名远扬的企业外,“量子”研究所等苏联时代的“隐秘”单位也出现在一些外媒宣称的中乌军技合作名单中,该所是苏联规模最大的电子设备研究机构,在同类机构中的地位可与航天系统的的“南方”设计局相提并论。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

  美国研制出“宙斯盾”系统后,包括“量子”研究所在内的多个单位受命研发同类系统与之抗衡,苏联解体后,该所推出了多个相控阵雷达方案以供出口。一些资料认为,中国与声所的合作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依靠苏联时期极为丰富的技术积淀和后期发展,“量子”所的设计方案并不落后,但苏联时期这类产品的研究与制造分离,解体后没有经费支持,制造单位不愿生产新产品,这些问题随着中国的资金支持迎刃而解

  

  中国到底从乌克兰引进了哪些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呢?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列表:

  1、1998年,引进“瓦良格”号航空母舰,2013年开工的我国国产航空母舰为该舰的深度改进型号,中国的航母梦想得以实现是从“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开始的。

  2、1993年,引进数百枚R-27和R-73空空导弹,中国战斗机从此装备上性能可靠的中近程空空格斗导弹,这些导弹的引导头成为中国科学家了解俄制武器秘密的一把“金钥匙”。

  3、1995年,中国从乌克兰“曙光”科研生产联合体引进了UGT-25000燃气轮机,中国目前的80%的主力驱逐舰,如052B、052C、052D、055都使用该燃气轮机的国产版本,意义之大,可想而知。

  乌克兰成就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战略。

  4、1995年,中国从乌克兰引进了AI-25TLK涡扇发动机,随后仿制国产化为WS-11发动机,用于K-8系列教练机,后来还引进了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猎鹰-15所用的发动机——AI-222,其国产化型号被称为WS-17。

  5、据加拿大媒体报道,解放军装备的米-17、米-171直升机使用的两种涡轴发动机都在乌克兰生产,其中乌克兰生产的KV-2500发动机成为解放军军用直升机的主要动力系统之一。

  6、据俄罗斯国防部的说法,乌克兰进出口总公司下属子公司普洛格拉什公司于2000至2001年间向中国提供了6枚Kh-55空射核巡航导弹,在成功该型巡航导弹之后,中国在2003年试射长剑-10巡航导弹获得成功。

  长剑10巡航导弹很可能就是仿制KH-55巡航导弹

  7、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称,乌克兰研制的“铠甲”被动电子监视和反隐身雷达系统曾出售给中国,2000至2002年,乌克兰黄玉国家股份公司(TOPAZ)共生产76套“铠甲”雷达,其中50套卖给俄罗斯和埃塞俄比亚,本国装备22套,还有4套不知去向。最后,乌克兰承认将其卖给中国。随后,美国专家要求乌克兰提供向中国销售“铠甲”雷达的合同及相关资料,遭到乌方拒绝。

  8、中国为巴基斯坦开发的“哈立德”主战坦克采购了大量6TD-2E柴油发动机。

  9、据外国媒体称,从2001年起,乌克兰量子所生产的“栗树-3”型系统有一半销往中国和韩国。

  10、乌克兰帮助中国建造与“尼特卡”地面训练系统相类似的设施,用于舰载航空兵飞行员的训练教学,并向中国出售了4套阻拦索。但中国方面始终未予证实。据乌媒称,早在2006年10月,中国就曾派遣大型军事代表团访乌,讨论乌克兰帮助中国培训航母飞行员的可行性。此后,中国工程师、飞行员、海军技术专家便开始频繁访问“尼特卡”试飞中心。

  11、俄罗斯对中乌军工合作非常不安,甚至大为光火,曾指责这一合作项目侵犯其知识产权。分析称,令俄愤慨的主要原因在于,乌克兰把这种军舰的技术文件移交给了中方。俄对中国军工的仿制能力一直耿耿于怀。2005年,乌克兰把舰载机SU-33的第三架原型机T-10以报废武器提供给中国,就让俄极为恼火。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