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沐强资讯网

沐强资讯网

一边“去风险”,一边携豪华企业团来访,解读朔尔茨访华深意

时间:2024-04-30 02:29:46 出处:知识阅读(143)

▎ 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重庆市参访。边边图源:新华社

作者丨凤凰网国际主笔 一泽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携豪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博乐仁以及巴斯夫、华企拜耳、业团默克等集团的访解访华CEO们,如此“豪华”的读朔商务随访阵容,让访华主角,尔茨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深意中国之行变得格外特殊。

要知道,去风险朔尔茨刚刚在去年夏天制定了所谓的边边“中国战略”。该战略贯彻欧盟的携豪“去风险”路线,将矛头对准中国市场带来的华企所谓经济风险,强调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业团必要性。

而如今,访解访华朔尔茨在制定这一战略后的首次访华之旅,就带上了如此多名声响亮的企业大佬,个中对比与反差耐人寻味。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不断强调对华“去风险”。但欧盟高层发出的警告似乎从来没有熄灭过欧洲商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热情。相比于冰冷的政客语言,这些簇拥着德国总理的德国企业家们对于“去风险”的态度,才是反映中欧贸易凉热温度的真实写照。

对于德国来说,中国仍然是其工业环节上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尤其体现在汽车制造行业。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实力和数据,让欧洲车企巨头看到,相比将工厂外迁,中欧关系平稳积极发展才是他们的利益所在。

对华“去风险”?德国商界并不买账

自去年朔尔茨政府的对华新政策——“中国战略”发布后,德国商界早已掀起巨大波澜。

▎2023年7月13日,德国联邦政府通过首个全面对华战略。战略文件中写道:“中国是德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但中国对欧洲的依赖在不断下降,而德国对中国的依赖近年来却不断上升。”

从德国雇主协会(BDA)负责人雷纳·杜尔格的言论就能看出德国商界人士普遍的不满和担忧。他表示,德国商界对政府“失去了信心”,认为政府只是“假装倾听”商界的声音,未能实现“经济状况的任何实质性改变”。这种不满情绪在德国企业中蔓延,他们期待德国政府给予更多的可预测性和信任。

随着朔尔茨第二次访华之旅的开启,可以预料,无数双眼睛会紧盯这次出访,中德双方的企业界都在默默等待一个可能重塑中德经济关系的关键时刻。

▎4月14日,朔尔茨在重庆参观中德合资企业,亲身体验拧螺丝。

颇为意外的是,在全球经济低迷且欧盟一再强调“去风险”的路线下,德国经济研究所(IW)根据德国央行的数据分析显示,2023年德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同比增长了4.3%,总额达119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德国去年对华投资占德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扩大至10.3%,为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德国在中国投资最多的产业都是大型生产型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汽车。

作为德国汽车豪华品牌巨头,宝马、奔驰高管都曾直接或间接地发表过对所谓“在华风险”的看法。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认为,“与中国脱钩的措施对健康竞争和全球汽车供应链构成风险”。

2023年6月李强总理赴德国巴伐利亚州参访,并参观宝马世界展示中心。

而宝马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早在2023年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宝马位于慕尼黑的总部后,就直言“宝马集团与中国有着深厚而悠久的联系”,并坚信“宝马集团与中国合作伙伴之间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将继续在我们的行业转型过程中实现双赢”。

博弈与平衡,德企如何影响政府决策?

事实上,这并不是德国企业第一次对德国国家和欧盟的外交理念与政策产生质疑。欧盟方面总是担忧企业对中国过度依赖的风险,然而在企业界看来,这些风险“产生的概率不大”,为了中国庞大的市场和难以替代的供应链位置,尽管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不少企业仍然认为保持与中国的关系更为重要,以企业为代表的德国利益集团施压政府、影响决策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

▎2023年12月,朔尔茨访问德国宝马公司,右为宝马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

比如德国工业联合会(BDI)曾经发表过一份将中国描述为“制度性竞争对手”的文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西门子就曾在最后关头努力制止该文件的发布。

再比如默克尔任期内共访华12次,她的助理在访华前通常会召集各大公司的代表进行磋商,并吸纳他们作为成员一同参加访华代表团。根据2013年公布的议会记录,默克尔所在的政党收到宝马三大股东的巨额捐款后不久,就阻止了欧盟出台更严格的汽车排放规定。

▎2019年9月,默克尔携德国商企进行第12次访华。

不仅如此,宝马还一直在游说美国政府放宽其气候立法,其中包括一项规定,即使用中国电池材料的电动汽车无法获得7500美元的消费者税收抵免,齐普策说,美国对华政策有可能造成 “危险的”贸易壁垒,从而阻碍电动汽车的普及。去年,齐普策直接表态“宝马将继续坚定不移,致力于发展中国市场”。

正如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去年访问德国时对德国商界领袖所说,“我们理解各方都有各自的安全关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感” 。宝马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1994年宝马进入中国,九年后与华晨联合成立合资工厂,也因此带动上游产业链伙伴在沈阳地区聚集,大量相关外企落户中国。2021年底,宝马更是提出“家在中国”战略:将企业战略与中国发展目标保持协同,秉持“中国优先”原则。

2022年12月19日,朔尔茨和柏林执行市长吉菲访问宝马摩托车工厂。

根据宝马集团发布的2023年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宝马集团在全球市场交付了2,555,341辆宝马、MINI及劳斯莱斯品牌汽车,以6.5%的同比增长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在中国市场,宝马集团交付了824,932辆宝马及MINI汽车,在全球的销量占比超过三成,这已经是宝马第5年蝉联国内豪华品牌销量冠军。由此可见中国对于宝马集团的发展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马从未在中国市场感受到“不安全”。

“家在中国”,做中德关系助推器

自新能源时代来临,国内新势力不断崛起,不少人对宝马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持悲观态度,但实际情况则不然,2023年宝马在全球交付超37.5万辆纯电动车、同比增长74.2%。而作为宝马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则贡献了约10万辆纯电动车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38%。2023年11月,宝马和奔驰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两大豪华车巨头共同拓展在国内的超充网络布局。

新能源为宝马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宝马来者不拒,一一接受。

图为中国沈阳华晨宝马铁西工厂。

“家在中国”这一战略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承诺,或许宝马已经真的将中国看作是第二故乡。齐普策认为,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成功发展正是德中长期合作共赢的典范;跨国合作应成为应对当前及未来挑战的关键力量。

为了支持这个选择,宝马仍然在扩大其在华布局,自2010年以来,宝马集团对沈阳生产基地的累计投资已达到约1050亿元。不仅是资金上,在产品设计、服务、技术交流上,宝马也都在摸索一条让德国经验在中国“入乡随俗”的道路,保持与中国汽车协同一致的发展目标。中德双方对话和合作增加后,自然可以带动更深层次的互信和理解。

这次访华行程中,齐普策这样总结宝马在中国的30年:“30年来,宝马集团始终坚持'家在中国',不仅致力于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持续贡献,而且深度参与技术创新和社会文化发展。当前更需加强国际合作,推进贸易通畅,实现促增长、求繁荣、扩就业。”

▎ 2023月12日,宝马集团自主研发的M高性能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上荣获“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奖项。

把时间拉到当下,宝马的发展方向与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不谋而合,可以期待未来在绿色发展、产业升级及数字化创新等多个关键领域,宝马会有更多成果。

而这并不只是宝马的态度,德国商界也普遍秉持着同样的意见。或许在欧盟高层看来,风险来源于过度依赖与产业链的布局,而商界的更多人则担心,一味小心谨慎,瞻前顾后,错失发展良机才是最大的风险。

因此宝马的努力不仅是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更是给体量小一些的德国公司吃下了定心丸,给了他们敢于继续在华发展的勇气和信心。

当下逆全球化大潮中,合作仍旧是发展的底色,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合作才能带来更多的机会,而宝马给了他们一个大胆迈步的理由。

结语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中国和德国看待所谓风险的视角,必不一而同。而身在国际关系漩涡中的跨国公司,在享受全球市场的便捷和利润的同时,也必然要面临更多样的挑战。未来的走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是沟通才会无限接近正确的选择。

宝马成立至今已近100年,这些年,宝马迈出的每一步必定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一个成熟品牌的表现应当以先行者的姿态出现在业界,凭借着智慧和敏锐作出正确的选择,发挥自己的正向影响力。而这些,宝马都做到了。

转眼间,宝马进入中国市场已经迈入第30个年头,这些年里中国早已成为宝马的“第二故乡”,比起“去风险”,宝马显然更加擅长另一件事,那就是:拥抱与融合。

2023年4月,宝马集团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表示:“宝马集团对中国有着坚定不移的承诺和信心。”

以宝马为代表的德国企业已经在中德之间铺设好一条坚实的桥梁,有了稳固的民间基础,就能推动着中德关系一步一步往前走,或许步伐偶尔停滞,但是只要在相向前行,就是好的。

1.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autos-transportation/strong-relations-between-bmw-china-win-win-ceo-2023-06-21/

2.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9-18/mercedes-ceo-pushes-for-open-markets-in-worsening-china-tension

3.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21/05/rethinking-german-policy-towards-china/merkels-approach-china

4.https://technode.com/2022/11/08/german-auto-giants-make-strong-vow-to-double-down-on-china/

5.https://www.ft.com/content/b5bf5239-ebd8-4699-bea1-b6a3b60b3de3

6.https://mp.weixin.qq.com/s/rGEFM83wO3Pupq6tOW9GuQ

7.https://news.wgcu.org/2024-01-19/german-government-wants-companies-to-de-risk-from-china-but-business-is-reluctant

8.http://finance.yahoo.com/news/merkel-party-took-bmw-money-134147035.html

9.https://www.scmp.com/news/china/diplomacy/article/3225257/chi- nese-premier-li-qiangs-europe-trip-good-trade-eu-de-risking- push-makes-matters-more-complicated

10.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21/05/rethinking-german-policy-towards- china/merkels-approach-chinahttps://www.chathamhouse.org/2021/05/rethink- ing-german-policy-towards-china/merkels-approach-china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