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沐强资讯网

沐强资讯网

【访谈】王轶:民法典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 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时间:2024-05-11 12:47:40 出处:知识阅读(143)

原标题:【访谈】王轶:民法典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访谈精神密码 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在2020年5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王轶这意味着新中国“民法典时代”的民法密码正式到来。我们每个人的典包的核生活都将因这部法典的诞生而被深刻地影响。如何看待这部充满中国智慧的个民个国民法典?广东省法学会与南方新闻网推出特别策划,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精神家软院长,实力教授、访谈博士生导师王轶,王轶谈谈对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的民法密码一些看法。以下是典包的核采访内容:

问:民法典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是个民个国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

王轶:我们的精神家软民法典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都是实力立足中国实践实际,面对中国问题,访谈发扬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回答中国之问。

在民法典每个条文当中,都能看到鲜明的中国特色。以民法典第一条关于立法目的规定为例:在民法典关于立法目的中专门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法律规定。民法典在具体的法律规则中,凡是做出价值判断的时候,都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说鲜明的中国特色是无处不在。

关于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法典有1260个条文,它们能进入到民法典一定都是经过了我们中国的实践检验。只有能够行之有效地回应、解决中国实践中问题的法律规则,最后才能变成民法典中的条文。例如,备受关注的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规则,才变成了民法典第1064条的法律条文。

我们这部民法典编纂于人类从工业文明迈入信息文明的转型阶段,回答了人类在第21世纪第二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交汇期所面对的时代之问,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194条、1195条、1196条、1197条这四个条文,都是关于网络侵权的规定。网络侵权是人类进入信息文明阶段才出现的侵权类型,民法典设置这样的法律规则,就是为了回答时代之问,所以民法典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

问:您曾说:“民法典包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到底民法典包含着哪些民族密码,又如何体现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轶

王轶: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决定要编纂一部《民法典》,一定是代表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要通过民法典的编纂表达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看法。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包括:如何看待人、家、社会、国家、人类、自然等问题。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通过民法典表达了对人类所面对的这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看法之后,我们就可以想象这个民族的精神密码一定深深蕴含在民法典当中。

民法典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原因在于面对人类所面对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不能有高度的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然后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软实力。我国的民法典是2020年5月28日下午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99.8%的高票表决通过,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具有高度的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这种凝聚价值共识的能力就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

问:作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在立法过程中,学界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目前面世的民法典,您认为对于法学界带来哪些新改变?

王轶:2015年的4月14日,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会议决定在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的官方网站公布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面向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进行意见征求。在短短一个月里,秘书处收到法学界、法律事务界人士反馈回来的意见有83万多字。

当时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给本科学生讲民法总论课,也让同学们尝试提意见,班上每位同学都至少提出一条关于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的意见。在后来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定稿的过程中,我们吸收了同学们提出的不少意见。还有一件事情给我留下特别深的印象。当时中国政法大学一位本科学生,把日本进行民法典法人制度修订最新的文件,从日文翻译成中文,寄给我们做为完善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的参考。民法典专家建议稿的意见不仅来自法学界、法律事务界,我们也收到了来自宗教机构等各界的反馈意见。

民法典的编纂对于中国民法学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民法典编纂代表着我们的民法体系已经形成,民法学界的任务已经明确。我们一定要建构起对中国民事法治具有解释力和回应力的民法学体系。民法典的编纂吹响了我国要建构中国自己的民法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冲锋号。

问:您这次来广东开政法专场报告会,也带来了民法典的相关讲座。对于广东政法干警学习贯彻民法典,您有何建议?

王轶:对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来说,首先要切实理解和掌握我们民法典1260个条文准确和妥当的含义,运用这些法律进行民商事纠纷处理时,要让纸面上的规则变成司法过程中活的法律,妥当解决、有效应对民商事纠纷。

民法典关于公安机关的职责要求也很具体。比如,民法典第1254条第三款,明确高空抛物由公安等机关负责查找责任人。公安机关如何准确理解、把握民法典,让民法典能够切实实施,应该有自己的应对之策。

政法各部门都有必要学习好、理解好、把握好民法典,要把纸面上的规则变成行动中的法律,这样才能保障民法典的切实实施。

问:这次民法典在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债务等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规定,预测这些规定在司法实践过程中,会有哪些最直接的效果?

王轶: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这是民法典编纂过程中最受关注的一个话题。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征集意见的过程中,围绕这个问题反馈的意见数量最多。因为此前司法解释中,对这个问题试图做出过回答,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规则的弊端慢慢显现出来。最突出表现为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特别对于女士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当时司法解释的规则是,只要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对外负担的债务,通常都是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妻子根本不知道丈夫到底在外有没负担债务,为什么负债。等到夫妻关系恶化要离婚时,要分家析产,妻子发现不仅没分到家产,还被分到了几辈子都还不完的债务,这带来很多的社会问题。

在这个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在2018年初,修正了之前司法解释的规则,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问题做了新的规定。这个规定出来后效果比较好,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对外负债,如果不是服务于家庭日常生活的需要,通常不是夫妻共同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是服务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或者是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愿,才例外地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这个规则对于维持家庭和谐、保护家庭生活中处在信息不对称,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士,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相信民法典第1064条,未来在实施过程中,因为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共识,应该有比较好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问:目前,互联网影响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随着信息交互的发达,个人信息安全、个人在互联网上隐私保护等话题越来越被重视,民法典将如何帮助老百姓保护自身的合法权利?

王轶:隐私权保护的信息是私密信息,非私密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也有得到保护的必要性,民法典第1034条的第二款列出的都是非私密信息。目前社会上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公司,他们拿到数据进行分析后,对你的了解比你自己还深刻,也能准确预判你的行为。在信息文明时代,我们如果成为一个完全透明的人,就无从谈起保障人格尊严,人身自由也可能因此受到干涉和限制,因此,民法典人格权编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意义重大,1034条至1039条都涉及到对自然人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对信息处理、信息处理者确立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也做出相应的责任规定,让我们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在信息文明时代依然能够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受访者简介

王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成员、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首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程参与民法典编纂活动。

来源:广东省法学会

分享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友情链接: